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

全国免费热线:

18921419552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中国光伏格局,正在悄然巨变

发布时间:2022-08-23 发布者:管理员 浏览次数:160次
  随着光伏赛道逐渐火热,近年来赢得了不少资本的涌入,其中包括很多跨界光伏的企业。而有一些企业凭着跨界的确走上了正轨。
  
  资本是“逐利”的,如此多的企业纷纷跨界光伏也是不足为怪的。根据统计今年至少有中交产投、沐邦高科、明阳智能……30家企业进军光伏,行业覆盖投资、玩具、风电、环保、家具、铝、动力电池、纸业、石油、家电、服饰等等领域。
  
  
  
  光伏产业一体化
  
  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硅料、硅片,中游电池片以及背板、玻璃以及一些辅材,再到下游的组件、光伏运营商(绿电)。原先产业链分工是比较明确的,差不多各司其职,通威、协鑫几个巨头基本垄断了上游硅料的产能,本身壁垒比较高;隆基、天合光能、晶澳这些做做下游组件。
  
  近日,一则华润电力2022年11.1GW的光伏组件集采结果的消息在社交媒体疯传,项目中第一中标候选人硅料巨头通威赫然在列,投标价格为1.942元/瓦,如无特殊情况,通威将独揽央企集采大单,这也被市场解读为通威正式进军组件板块的标志性动作。
  
  光伏产业以硅为主线,上中下游包括硅料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、电站等23个环节。整个光伏产业链由最原始的硅料开始,金属硅从硅矿中提取,最上游从合盛硅业开始,再把硅变成纯净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的硅料,硅料的代表企业有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等。隆基绿能、TCL中环则是把硅料制作为硅片的公司。早前,隆基与通威的上下游产业链紧密关联,互相合作紧密。
  
  
  
  但是近几年做上游硅料的公司开始往下游延伸,逐渐做硅片电池片了,下游的公司也不服气,开始往上游延伸,逐渐做硅片了,虽然都蠢蠢欲动,但整体还算稳定,蛋糕分得还算和气。
  
  不过这次通威直接做组件,相当于直接打通了光伏全产业链的环节,从硅料到组件一人包揽了,因为自身掌握了最紧缺的硅料产能,所以通威相比其他非一体化的组件厂将更有成本优势,所以有打价格战的实力。
  
  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,反转到了?
  
  以硅料供应方为例,通威2021年的高纯晶硅产品销量为10.77万吨,但现在的年产能已经有23万吨,加上在建工程,2023年产能将达到35万吨;2021年电池及组件销量达到 34.93GW,现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已经达到54GW,并且扩产仍在进行。
  
  短期看,硅料价格仍将处于高位,但拉长时间看,扩产也在不断向前,价格奇高的问题不可能长期存在,价格回落只是时间问题。
  
  上游硅料价格猛涨,中游的组件厂的盈利能力已经受到影响,而下游的建设需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,看似热闹的行业,实际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解铃还须系铃人,如果上游价格能够实质性下降,不管是以扩产的形式,还是搅局者进入的形式,那么下游需求的压制因素就会消除,从而推动整体产业链回归到健康的增长态势中。
  
  从这个角度上看,虽然通威被不少中小游厂商认为是搅局者,但这样的搅局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,而且它是以更低的价格去竞标,是主动让出自身的利润,对于下游的建设方而言,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了。
  
  格局生变
  
  通威的事件,也引发了不少对于未来光伏行业格局的讨论。
  
  我们反而更应该关注一个极具前瞻性的问题,如果一体化是光伏厂商发展的大趋势,那么谁能够最终跑出来,因为过去20多年的光伏发展史,每一次行业格局的变化,不管是因为技术路线切换,还是商业模式变化,都会埋葬一批公司,又重新崛起一批公司。
  
  现在,似乎又到了这样一个时间节点,通威打响了一枪,产业链上下游的相互渗透、抢食甚至肉搏,已经在上演。未来能够胜出的,大概率还是那些综合实力强,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控制力都很强,拥有技术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企业,但在胜出之前,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仍将继续,一次又一次的盈利回归均值也会上演。那些实力羸弱,以及看着光伏生意赚钱,贸贸然进入的跨界者,如果缺乏竞争实力,则很可能命途多舛。
  
  来源:阳光工匠光伏网